top of page

給交換生的話(語言篇)

  • clorislws
  • Oct 4, 2015
  • 3 min read

我很懶打一些旅遊實用文,例如行程規劃和旅遊貼士等,因為大家可以自行看wiki、Lonely Planet、背包客棧等,一定比我的解答詳細。大家都知道我是懶人冒險派的,不會計劃行程和費用,除了去一些特別的地方才會爬文以外,一直只是抱著「應洗得洗,應慳就慳」的態度和出發前一天看看天氣要帶甚麼衣服就收拾背包出發,所以如果大家inbox問我一些計劃和洗費的問題,我未必可以給一個達人級的答案。

一直都有快要到智利當交換生的同學問我一些關於當地的問題,但都是台灣人,沒有香港學生,可能台灣的大學有西班牙語專業,而香港沒有吧。而一般在香港的大學選修西班牙語所學的只夠去旅遊問一些小問題或簡單紹自己,如果要到當地大學唸書,程度還是有點距離。我到智利之前的西班牙語大概只有A2至B1之間,聽的部分最差,說話只能簡單表達自己,有時候只要對方講快一點或帶重一點口音,我就一頭都是問號了。

我在智利讀書半年,沒有上西班牙語課,因為大學沒有提供只教語言的課,也只有數個課程是用英語授課的,所以我選了四個課程,有一半以西班牙語教。來當地讀書的同學大部分人都已經能用西班牙語溝通,全校只有我一個亞洲人。開學之前上所謂的西班牙語課也不是教西語的,是教智利常用的一大堆俚語、智利的地理和文化,給大家練習說話而已。老師是智利人,口音很重的,所以如果一分神,有可能大半都聽不懂。其他以西班牙語為外語的同學也不太聽得懂老師說的話,可是經過半年在智利生活,還有跟我很熟常常一起玩的德國人和法國人同學都很堅持用西班牙語聊天的,所以大家都有很大的進步。現在我的程度是可以跟不口音的人單獨聊天,但如果跟一大班人討論就很難一邊聽一邊發言。

智利不是一個適合學基本西班牙語的國家,我不建議同學們到智利才開始學西班牙語。智利同學普遍英語程度低,而且很怕說英語,所以即使在大學裡英語也不太通行。如果從零開始學或程度較低的同學,我建議選擇到一些口音較清晰的西語國家交流,如西班牙、秘魯、玻利維亞、墨西哥、哥倫比亞,可是安全也是另一個考慮,所以西班牙是最理想的,但學費和生活費當然比南美高一點,但還是比一般歐洲國家低。

對我來說(因人而異的),我覺得智利人的口音是眾多西語國家中最難懂的,他們說有時候連自己也聽不懂朋友在說甚麼,又說得快到像唸急口令,然後那些生字只要的音有s,而之後面不是跟響音的話,那個s音是會被消失的,例如buscar(找尋),然後那些d、t、c、g音都發得含糊不清或很輕。如果你克服了智利口音,那麼聽其他口音時你一定會覺得輕鬆很多。西班牙、墨西哥跟哥倫比亞的口音還不錯,發音算清晰,只是有時候說得較快,而最容易聽的口音是秘魯和玻利維亞,發音清晰又不算快,聽說多數電視配音員都是這兩國的人。此外,美國口音和法國口音也很容易聽得出來,因為美國人都把西班牙文當英文讀,而法國人說話時受法文影響,所以t音和s音發得很清楚。

啊忘了說阿根廷口音,它特別得令阿根廷人一說話就會透露出身分。我的拉丁文老師是阿根廷人,來自首都布誼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說話帶典型的阿根廷口音,可能講課時沒有說太快,加上我平日習慣了智利口音的速度,所以只要聽慣了把LL和Y音當SH音讀就會明白她說甚麼,但一般阿根廷人說話都跟智利人一樣快。題外話,我收到成績知道自己的拉丁文課合格,開心到不得了,之前有提到這科是我給自己最大的挑戰,太感激老師了。

想到西語國家留學的同學不用太擔心語言的問題,只要一段時間適應就好了。我認識有一位香港朋友是完全不懂西班牙語,但也到智利當交換生。他當然選了英文的課,至於日常生活是有點麻煩的,例如到超級市場買雪糕搞不清楚那是甚麼口味之類,但還是可以生存的,只是需要多點勇氣、厚點面皮和多點常識。我會繼續寫關於交通和住宿的資料,在申請當交流生的同學們要加油喔!

Commenti


You Might Also Like:

作者介紹:

普通九十後香港女大學生,哈比人身型,讀英文系,但不打算當老師,愛跟陌生人吹水,喜歡學習新語言,會說西班牙語及一點法語,正在學習德語。喜歡及時行樂,隨遇而安。

Join my mailing list

© 2016 by hkgirlincl.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